軸承是大多數機器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因而對其工作能力和穩定性有嚴格要求. 因此, 非常重要的滑動軸承近年來一直是人們廣泛研究的對象, 滑動軸承技術也已成為一特殊的科學分枝. SKF從一開始就一直站在這一領域的前沿.
進行此項研究, 可以相當精確地計算軸承壽命, 從而更好地與有關機器壽命相匹配.
然而, 軸承有時達不到它的額定壽命. 原因可能有很多, 比如負載比預期大, 不充分潤滑, 粗糙處理, 無效密封, 安裝過緊從而導致不能徹底清潔軸承內部. 不同類型的原因會造成不同類型的損壞. 因此, 如果可能的話, 應檢查損壞的軸承, 在大多數情況下查明損壞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損壞的再次發生.
一般說來, 旋轉軸承不可能永遠旋轉下去, 除非達到理想怕操作條件, 或者達不到疲勞極限, 但材料遲早會出現疲勞. 出現疲勞前的階段有助于確定軸承旋轉圈數和負載大小. 剪切應力循環出現于支撐表面的負載下會導致疲勞. 之后該應力會造成裂縫并逐漸延伸到表面. 滑動件忽略材料裂片脫離即為散裂, 散裂后長度會慢慢增大(見圖1至圖4) 并最終導致軸承無法繼續使用.
旋轉軸承的壽命即最初散裂發生前其旋轉圈數. 這并不是說散裂后就不能使用軸承. 散裂是一個持續時間相對較長的過程, 可以通過軸承內不斷增加的噪音和振動來判斷. 因此, 通常有很多時間來準備更換軸承.
旋轉軸承在旋轉件接觸面負載旋轉, 滾道表面看起來通常有點陰暗. 這不意味著磨損, 并對軸承壽命無關緊要. 此文中, 滾道內圈或外圈的無光澤的表面即滑道類型, 因旋轉和負載條件而在外觀上有所不同. 檢查拆下來的軸承的滑道類型, 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軸承是在什么條件下運行. 弄清標準和非標準滑道類型之間的區別, 可以準確地判斷軸承是否在正常條件下運行.
絕大多數情況下, 軸承的損壞發生在滑道類型范圍內, 而且, 一旦認識到其重要性, 其外觀和位置將有助于判斷損壞的原因.
因為深槽球軸承和止推球軸承特有的滑道類型, 它們常被用來進行舉例論證. 然而, 對圖進行修改后仍適用, 對其它類型軸承也一樣. 單向徑向負載. 內圈旋轉, 外圈固定.
內圈: 滑道類型寬度一致, 位于中心, 延伸到滾道整個周圍.
外圈: 負載方向滑道類型最寬, 逐漸細到末端. 正常安裝和清潔內部后, 該滑道類型延伸到略小于滾道周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