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閥
常見故障
|
產生原因
|
預防和排除方法
|
密
封
面
泄
漏
|
由于制造精度低、裝配不當、管道載荷等原因,使零件不同心
|
修理或更換不合格的零件,重新裝配,排除管道附加載荷,使閥門處于良好的狀態
|
|
安裝傾斜,使閥瓣與閥座產生位移,以至接觸不嚴
|
應直立安裝,不可傾斜
|
|
彈簧的兩端面不平行或裝配時歪斜;杠桿式的杠桿與支點發生偏斜或磨損,使閥瓣與閥座接觸壓力不均勻
|
修理或更換彈簧,重新裝配;修理或更換支點磨損件,消除支點的偏移,使閥瓣與閥座接觸壓力均勻
|
|
彈簧斷裂
|
更換彈簧,更換的彈簧質量應符合要求
|
|
由于制造質量,高溫或腐蝕等因素使彈簧松弛
|
根據產生原因針對性的更換彈簧,如果是選型不當應調換安全閥
|
|
閥瓣與閥座密封面損壞,密封面上夾有雜質,使密封面不能密合
|
研磨密封面,其表面粗糙度不低于夠開啟(帶扳手)安全閥吹掃雜質或卸下安全閥清洗;對含雜質多的介質,適于選用橡膠、塑料類的密封面或帶扳手的安全
|
|
閥座連接螺紋損壞或密合不嚴
|
修理或更換閥座,保持螺紋連接處嚴密不漏
|
|
閥門開啟壓力與設備正常工作壓力太接近,以致密封比壓降低,當閥門振動或壓力波動
時容易產生泄漏
|
根據設備強度,對開啟壓力作適當調整
|
|
閥內運動零件有卡阻現象
|
查明閥內運動零件卡阻的原因后,對癥修理
|
閥門啟閉不靈活不清脆
|
調節圈調整不當,使閥瓣開啟時間過長或回座遲緩
|
應重新加以調整
|
|
排放管VI徑小,排放時背壓較大,使閥門開不足
|
應更換排放管,減小排放管阻力
|
未啟壓力
時就開啟
|
開啟壓力低于規定值;彈簧調節螺釘、螺套松動或重錘向支點串動
|
重新調整開啟壓力至規定值;固定緊調節螺釘、螺套和重錘
|
|
彈簧彈力減小或產生永久變形
|
更換彈簧
|
|
調整后的開啟壓力接近、等于或低于安全閥工作壓力,使安全閥提前動作、頻繁動作
|
重新調整安全閥開啟壓力至規定值
|
|
常溫下調整的開啟壓力而用于高溫后,開啟壓力降低
|
適當擰緊彈簧調節螺釘、螺套,使開啟壓力至規定值;如果屬于選型不當,可調換帶散熱器的安全閥
|
|
彈簧腐蝕引起開啟壓力下降
|
強腐蝕性的介質,應選用包復氟塑料的彈簧或選用波紋管隔離的安全閥
|
到規
定開
啟壓
力而
不動
作
|
開啟壓力高于規定值
|
重新調整開啟壓力
|
|
閥瓣與閥座被臟物粘住或閥座被介質凝結物或結晶堵塞
|
開啟安全閥吹掃或卸下清洗,對因溫度變冷容易凝結和結晶的介質,應對安全閥伴熱或在安全閥底部連接處加爆破膜隔斷
|
|
寒冷季節室外安全閥凍結
|
應進行保溫或拌熱
|
|
閥門運動零件有卡阻現象增加了開啟壓力
|
應檢查后,排除卡阻現象
|
|
背壓增大,使工作壓力到規定值后,安全閥不起跳
|
消除背壓,或選用背壓平衡式波紋管安全閥
|
安全
閥的
振動
|
由于管道的振動而引起安全閥振動
|
查明原因后,消除振動
|
|
閥門排放能力過大
|
選用閥門的額定排放量盡可能接近設備的必需排放量
|
|
進口管口徑太小或阻力太大
|
進口管內徑不小于安全閥進口通徑或減少進口管的阻力
|
|
排放管阻力過大,造成排放時過大背壓,使閥瓣落向閥座后又被介質沖起,以很大頻率產生振動
|
應降低排放管的阻力
|
|
彈簧剛度太大
|
應選用剛度較小的彈簧
|
|
調整圈調整不當,使回座壓力過高
|
重新調整調節圈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