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吉林油田以“清潔替代+對外轉供”為主要抓手,新能源發電量突破7億千瓦時。其中,自消納綠電占比達33%,全油田1/4的生產用電實現了清潔替代。對外轉供方面,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自去年投產以來,累計外送綠電超5億千瓦時,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綠電外送基地。
清潔替代,自消納體系提效降本。在內部清潔替代層面,吉林油田通過“精準配置+技術賦能”實現降本增效。15萬千瓦風光發電項目作為中國石油首個大規模自消納項目,采用“分區負荷匹配”模式,根據油氣生產用電需求動態調整發電功率,棄電率控制在3%以內,最高發電量超百萬千瓦時。同時,吉林油田積極構建“風光儲熱”多能互補體系,蓮花光伏電站年發電量達5000萬千瓦時,鎮賚地熱項目為周邊城鎮供暖,紅崗采油廠通過井筒取熱、熱泵機組等技術實現原油消耗清零。技術層面,吉林油田建立起新能源技術標準體系,研發風光經濟運行技術,使單井發電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18%。
對外轉供,綠電外送打開市場空間。在外部市場拓展方面,吉林油田依托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的資源優勢,打造“氣電+新能源”外送通道。昂格風電項目作為東北單體最大的風電基地,年發電能力達16.3億千瓦時,年增收超億元。與國家電網吉林省電力公司合作建設的白城500萬千瓦“風光氣”一體化基地,通過氣電調峰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外送綠電120億千瓦時。碳資產開發方面,吉林油田15萬千瓦自消納風光發電項目作為中國石油首個新能源國際碳資產項目,同時推進8個余熱項目碳資產打包開發,形成“綠電+碳交易”雙收益模式。
通過清潔替代與對外轉供雙軌并進,吉林油田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提升。經濟層面,新能源板塊利潤占比提升至28%;生態層面,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0萬噸,相當于植樹1300萬棵。油田還通過CCUS技術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驅油,年埋存量達40萬噸,核心采區采收率提升20%以上,形成“驅油固碳”閉環。正如吉林油田新能源事業部經理馬曉紅所言:“我們不僅在賣電,更在賣碳信用、賣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