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孔
氣孔是在焊接過程中,熔池中的氣體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處理方法:
表面氣孔:可先用砂輪或鋼絲刷將氣孔周圍的焊縫金屬打磨掉,露出新鮮金屬,然后采用手工電弧焊或氣體保護焊進行補焊。補焊時要注意控制焊接工藝參數,焊接電流可比正常焊接時稍大一些,以保證焊縫金屬有足夠的熔化深度,使氣孔中的氣體能夠逸出。
內部氣孔:一般需要先對焊縫進行無損檢測,確定氣孔的位置和大小。然后采用碳弧氣刨或機械加工的方法將氣孔所在部位的焊縫金屬去除,直至露出無氣孔的金屬為止。再進行補焊,補焊工藝與表面氣孔處理類似,但要更加嚴格控制焊接質量,防止再次出現氣孔。
二、夾渣
夾渣是指焊后殘留在焊縫中的熔渣。處理方法:表面夾渣:可采用砂輪或鋼絲刷將夾渣清除掉,然后進行補焊。補焊時要注意將坡口清理干凈,調整好焊接工藝參數,保證焊縫金屬與母材良好熔合。內部夾渣:如果夾渣較淺,可以采用碳弧氣刨將夾渣部位刨除,然后進行補焊。如果夾渣較深,可能需要采用鉆孔等方法將夾渣去除,再進行補焊。在補焊過程中,要注意控制焊接熱輸入,避免因過熱導致焊縫組織惡化。
三、裂紋
裂紋是閥門焊接中最嚴重的缺陷之一,具有極大的危害性。裂紋可分為熱裂紋、冷裂紋和再熱裂紋等。
處理方法:
熱裂紋:首先要確定裂紋的深度和長度。對于淺表的熱裂紋,可以用砂輪將裂紋打磨掉,直至露出無裂紋的金屬,然后進行補焊。補焊時要控制好焊接工藝參數,減小焊接應力,可適當采用小電流、多層多道焊等方法。對于深度較大的熱裂紋,可能需要采用挖除裂紋后補焊的方法,補焊前要對挖除部位進行預熱,補焊后要進行緩冷處理。
冷裂紋:一旦發現冷裂紋,首先要對裂紋進行徹底的檢測和分析,確定裂紋的走向和深度。對于較淺的冷裂紋,可以采用打磨去除裂紋后補焊的方法,但補焊前必須進行嚴格的預熱,預熱溫度一般根據母材材質和厚度等因素確定,通常在150℃~350℃之間。對于深度較大的冷裂紋,可能需要采用鉆孔止裂、挖除裂紋后補焊等方法,補焊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焊接熱輸入和層間溫度,焊后要及時進行熱處理,以消除焊接殘余應力,防止裂紋再次產生。
再熱裂紋:對于再熱裂紋,首先要盡量避免在容易產生再熱裂紋的條件下進行焊接和熱處理。如果已經出現再熱裂紋,一般需要采用挖除裂紋后重新焊接的方法,焊接工藝要根據鋼材的特性進行優化,如控制焊接熱輸入、選擇合適的焊接材料等。在焊后熱處理時,要合理控制加熱速度、保溫時間和冷卻速度,以降低再熱裂紋產生的風險。
四、未熔合與未焊透
未熔合是指焊縫金屬與母材之間或焊縫金屬各層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的現象;未焊透是指焊接接頭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現象。處理方法:未熔合:對于表面未熔合,可采用砂輪將未熔合部位打磨掉,然后重新焊接。重新焊接時要調整好焊接工藝參數,保證足夠的熱量輸入,使母材和填充金屬充分熔化。對于內部未熔合,一般需要采用無損檢測方法確定未熔合的位置和范圍,然后采用碳弧氣刨或機械加工的方法將未熔合部位去除,再進行補焊。
未焊透:處理方法與內部未熔合類似,即先通過無損檢測確定未焊透的位置和范圍,然后采用適當的方法將未焊透部位去除,再進行補焊。
五、其他注意事項
專業操作:閥門焊接缺陷的處理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以確保處理質量和安全。
嚴格檢測:處理完畢后,需要對焊縫進行嚴格的檢測,包括外觀檢查、無損檢測等,確保其符合使用要求。預防措施:為了減少閥門焊接缺陷的發生,需要采取預防措施,如優化焊接工藝、選擇合適的焊接材料和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