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機保有量約17億千瓦,年耗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電機耗電占中國總用電量的64%、工業用電的75%。國內現有存量電機中高效電機比重不到5%生產的高效電機主要銷往國外,同時高效電機在中國的應用比例目前僅為23%~25%。目前政府層面正在通過出臺規劃性政策全力推動高效電機在我國社會生產中的應用.
IE是電機新的國際能效等級代號,IE1=標準能效,IE2=高能效,IE3=優質高效。目前中國的電機效率與歐美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武玉會稱,高效電機在中國的應用比例目前僅為23%~25%。
該數字低下的背后,是巨大的節能潛力。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8月曾表示,中國電機保有量約17億千瓦,年耗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電機耗電占中國總用電量的64%、工業用電的75%。據測算,工業電機效率提升一個百分點,可節約用電260億千瓦時。
事實上,去年中國曾經為加快高效電動機的推廣,組織了對GB18613-2006《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的修訂,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完成的新版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國家標準已于2012年5月發布,并于2012年9月1日實施。實施后,標準能效產品將被禁止生產、進口銷售。
我國高效電機的推廣情況與全球差距較大,國內電機廠商面臨著很多機遇和挑戰。根據國家工業系統節能“十二五”規劃,2015年整個IE2的電機將會達到整個電機市場的80%以上。因此,隨著高效電機的推廣,很大一批中國本土的不具備生產高效電機的廠商將會被淘汰而退出市場,市場的集中度得到提升。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表示,國內現有存量電機中高效電機比重不到5%生產的高效電機主要銷往國外。如何啟動國內高效電機用戶市場、拉動國內需求,促進電機產業轉型升級是主要內容。中低端產能過剩、產品競爭力不強,國內電機行業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縮影。而高端產品缺乏,整個行業的升級改造工作急需鋪開。行業研究員謝家宸表示,國內電機產業在區域布局方面也存在很大問題,產、運、銷、售后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并未很好建立,極大地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5年,關于組織實施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通知》中提出。實現電機產品升級換代,50%低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產品、40%高壓電動機產品達到高效電機能效規范規范;累計推廣高效電機1.7億千瓦,淘汰在用低效電機1.6億千瓦,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1億千瓦,實施淘汰電機高效再制造2000萬千瓦。預計2015年當年實現節電800億度,相當于節能26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6800萬噸。一方面需要控制低端電機項目的上馬,應從哪些方面促進電機產業的轉型升級?謝家宸認為。通過行政手段和市場手段增加過剩產能的運營本錢,倒逼企業自行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另一方面應當建立完善的稅收、土地優惠制度,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結合起來,盡快對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從而為高端電機的生產制造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