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杭州蕭山檢驗檢疫局了解到,多數不合格產品來自韓國、德國、日本、美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不合格情況主要集中在保護接地線路、急停器件、無安全標記和警告標志、機械安全防護、品質不良等方面。據分析,出現不合格情況的主要原因為:一是發貨方工作疏忽所致;二是收貨方對所需貨物的供貨期要求過緊,致使發貨方不能按正常的加工程序進行;三是功能設計尚不成熟;四是隨著國外淘汰產品加工業不斷向我國轉移,一些庫存零部件也隨之進入我國。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有關企業,在進口機電類產品時,要提前做好相關調查,充分考察了解國外機電類產品的性能、質量以及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經營情況和市場現狀,切不可盲目進口。同時,建議有關企業,在進口機電產品前,及時向檢驗檢疫部門了解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要求,在貨物抵運之后,要及時向當地檢驗檢疫機構申報,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