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收到網友來信,稱購買的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重機的兩臺旋挖鉆機頻頻出現故障,其中一臺平均工作74小時報修一次,導致無法正常施工,而三一重機對故障賠償也并沒有兌現。我們將網友來信原文照登,希望引起相關單位的重視,做好售后服務。
我們于2009年12月11日、2010年2月22日相繼以融資租賃的方式購買了型號為SR250(機主趙云鵬)、SR280R(機主楊恒。﹥膳_旋挖鉆機。我們是基于對三一重工品牌的信賴,相信三一產品的質量、相信三一集團的服務承諾、相信這樣一個大企業的良心!可是事實卻讓我們失望透頂。

被擱置一旁的旋挖鉆機
首先說一下SR250旋挖鉆機。2010年6月15日發現發動機出現藍色廢氣、機油消耗嚴重等問題,第一次報修,經挖鉆機指定維修商卡特維修人員檢測為正常損耗;2010年6月23日再次報修燒機油故障,卡特維修人員檢修后要求我們及時添加機油并觀察一個月;2010年9月2日再次報修發動機燒機油,卡特維修人員檢測后確定為發動機故障,要求繼續使用并觀察,此時該機器實際工作一千余小時,且未超過一年,尚處于保修期之內。
其間,我們就機油消耗過高與時任山東三一重機總經理姜曉勇溝通,姜承諾多消耗的機油由他們進行補償,但至今沒有兌現;2010年10月13日第四次報修發動機燒機油問題,卡特維修人員確定發動機存在嚴重問題,將此情況告知三一,但是其未做任何答復;由于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致使工程一再延誤,由于三一對于發動機的維修問題一直不給回復,2010年11月初我們將鉆機拖運至章丘6S店進行維修,并以書面形式提交5項故障,其中包括發動機燒機油問題。大約七天以后,我們電話詢問,答復說機器已修好,我們將鉆機運往晉中市施工,但最后由于圖紙原因沒有施工,所以沒有發現發動機并沒有修好;直至2011年7月發動機不再工作時,我們再次找到三一重機解決,卻被以超過保修期為由拒絕維修讓我們自行解決。無奈之下,我們自己支付4000元請卡特公司檢測,確定為發動機內部組件破損,只能大修發動機。SR250鉆機除了發動機問題,還發生了大大小小十幾處故障,詳見報修記錄。(見附件)
而SR280R旋挖鉆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也相繼發生故障。自2010年2月27日開機使用到2011年6月28日,工作2800小時,報修記錄共38條,平均工作74小時報修一次。該機器的滑繩、跳繩、主桅桿磨損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主要問題有:1、鉆桿斷裂:在正確按照操作手冊使用的情況下,該鉆機投入使用不到兩個月,就發生鉆桿斷裂問題。三一重機安排北京的王總到濟南跟我們洽談時承諾賠償四十萬元,但是一年過去了我們一分賠償都沒有拿到。
2、鋼絲繩磨損:該鉆機主卷揚鋼絲繩與主桅桿右側距離尺寸存在偏差,主揚鋼絲繩一直摩擦主桅桿右側壁。就此問題我們數次向三一重機報修,但維修人員說無法修復,是設計缺陷,只能放任其摩擦,F在主桅桿右側壁已經摩擦出一個一厘米深的凹槽,鋼絲繩經常斷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3、動力頭上的銷軸磨桅桿。
4、桅桿關鍵部位隱患進行技改:2010年11月,三一重機通知我門由于市場上相同機型出現桅桿斷裂的故障,所以派維修人員到現場對鉆機進行技術改造,將2塊鋼板焊接在主桅桿連接臂上用于加固,2011年7月又提供給我們18塊鋼板要求我們按照圖紙進行焊接加固。但是對于技改后桅桿是否能夠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三一重機拒絕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
由于鉆機頻繁發生故障,我們根本無法正常施工,工期無法按期完成,而三一重機對故障承諾的賠償也并沒有兌現,一再失信,致使我們對于三一重機的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均失去信心。當初這兩臺鉆機都是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購買,每個月將近三十萬的租賃費加上工人工資等各項費用,每個月固定支出五十萬元,我們本來預想的是,用這兩臺旋挖鉆機所承攬工程獲取的收益來償還租賃費和其他的費用,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兩臺價值共985萬元的鉆機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沒有收益,相反卻已經到了家庭破產和被租賃公司、債主每天追債的地步。由于三一鉆機的質量問題,無法正常施工,不能掙錢,為了保證每月償還租賃公司(中國康富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的租賃費,我們東挪西借,甚至不惜高息借款,但這不是長久之計,2011年3月我們終于還不了租賃公司的租賃費。由于我們對法律不甚了解,不知道如何維護合法權益,加之當初三一重機的各種空頭承諾,致使我們沒有及時向三一重機主張索賠。
2011年7月我們開始與三一重機協商解決糾紛。但是三一重機的態度非常蠻橫不講理,以“產品過了保修期不能索賠”為由拒絕我們的維權請求,并誣賴我們是“經營不善,想把損失轉嫁給三一”,且不論我們記錄在案的幾十次的報修記錄。
試想如果想要“碰瓷”,誰會選擇一個如此龐大而輝煌的企業集團?后來我們又多次找三一重機協商,但是對方不是拖延就是拒絕。三一重機內部人員透露從銷售合同的設計到法院的人脈關系,三一重機為自己創造了最有利的訴訟條件,勸我們不要跟三一重機打官司,因為我們贏不了。
無助絕望之際,我們想到了媒體,希望通過媒體關注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以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我們保證上述內容是客觀、真實的。
楊恒健 趙云鵬
201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