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安波公司的鋁殼電機生產車間里,一臺臺電動機排列有序的“躺”在流水線上,經過繞線、嵌線、整形、浸烘、熱套、精車、組裝、檢驗、噴漆等諸多工序,正等著包裝后運往市場,其中85%將銷往歐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和中東等地。
而在福安賽岐經濟工業園區的一家漆包線工廠,工人正在開足馬力生產漆包線。福安目前已有大小各類電機電器生產企業800多家,為當地電機企業配套漆包線,這家漆包線工廠十分繁忙。
這就是福建福安電機電器完整產業鏈的一個縮影。
福安經濟的支柱產業
福安市市長林小楠告訴記者,在福安市,電機電器工業已形成了電動機、發電機、水泵、汽柴油發電機組等系列,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規模企業產值占福建全省同行業的70%,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電機電器產業已經成為福安市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近年來,福安市電機電器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已擁有大小各類電機電器企業800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擁有企業集團6家,產值上億元的企業49家(10億元以上的1家,5億~10億元的6家,3億~5億元的12家),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82家,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 128家。2007年產業集群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 2010年完成產業集群產值188億元,增長41.3%。
但是,林小楠也向記者坦言,福安市支柱產業還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問題。以電機電器業為例,產品仍以中低檔為主。另外,福安的電機電器產品70%出口,雖然銷路不錯,但是利潤率并不高,近年國際市場出現波動,整個產業面臨沖擊,影響到整體經濟的發展。
為了把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集群做強,福安采取一系列措施,從五個方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一是實施品牌推進戰略,提高企業的品牌意識,實現“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二是引入世界500強、中國100強企業,推動本地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三是引進高級專家人才,大力培養高級技工,加強企業研發和制造能力;四是鼓勵民營家族式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有能力的爭取在資本市場上市;五是拉長產業鏈,鼓勵產業帶動能力強的石化、能源、冶金等產業進駐福安。為了落實好這五項工作,福安市選調了一批懂經濟、有能力的干部與重點企業建立固定聯系,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具體問題。
如今,福安市在做強電機電器產業方面取得了突破。發電機、引擎動力系統、水泵、汽車發動機等多個研發中心正在落戶龍頭企業;在電機行業中,泰格動力機械公司、安波公司算是佼佼者。據安波公司老總介紹,公司在2006年成為中國首家電機出口免檢企業。公司還與國外經銷商聯合注冊了商標,提高了安波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已進入全國三大鋁殼電機生產企業行列,主要生產低噪音、高效能、外觀現代的各式電動機。在泰格動力機械公司,董事長黃華堂告訴記者,泰格汽柴油發電機組獲得了福安的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稱號,在市場供不應求。目前在福安,像泰格動力、安波公司這樣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已有49家。
福建重點產業集群
電機電器產業是福安市的重點支柱產業,早在2004年就被列入福建省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2008年以來,相繼獲得“中國中小電機出口基地”、“全國百佳產業集群”、“中國中小電機之都”稱號。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集群有以下七個特點。
一是福建省機械工業最典型的產業集聚現象,其產值約占全省電工電器行業產值的20%。它生產的中小型電機及出口量約占全國同類產品產量的三分之一。同時,福安電機電器產業也是福建省機電產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其出口量約占全省中小型電機出口量的80%以上。
二是在福安工業經濟中地位十分突出。電機電器集群工業產值約占福安市工業總產值的55%,上繳稅收占福安市財政總收入的25%以上。發展態勢較好,“十五”、“十一五”期間,福安電機電器產值平均年遞增22%以上,出口年均遞增30%以上。
三是產業、產品結構齊全。福安800多家電機電器企業中,電機、水泵整機企業占200家左右,電子醫療保健器械企業40家,配件及貿易企業560家,生產分工協作社會化程度較高。產品結構中電動機約占30%,發電機約占30%,水泵約占15%,汽油柴油發電機組占15%,電熱電器、電子醫療保健器械、家用電器占10%,主要產品有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
四是占有穩定的國際國內市場。有250家企業通過ISO9001、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近百家企業通過歐共體國家CE、GS、TUV認證,20家企業通過美國UL認證,160家電機電器企業獲得進出口自營權和出口質量許可證,12家企業成為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企業,70%的產品銷往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中東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40%的產品自營出口,30%的產品異地出口或賣斷出口,30%的產品銷往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國內大中城市!笆晃濉逼陂g,福安累計出口19.36億美元,是“十五”期間的 3.67倍,年均增長29.7%。2010年,全市電機電器產業規模企業完 成出****貨值超過54.2億元,其中企業自營出口5.02億美元。有近20家企業出口突破1000萬美元。
五是擁有一批知名品牌。安波公司在2005年獲得國家產品質量免檢資格證書的基礎上,2006年獲國家出口免驗資格證書,2008年再獲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凱捷利公司獲得國家產品質量免檢資格證書,福建泰格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的“泰格及圖”、閩東亞南電機有限公司“亞南”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累計有14家企業的25種產品獲得省級名牌產品稱號,17家企業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品牌。泰格發電機組、凱捷利電機、萬德電機、安波“AEC”電機、亞南發電機、港發“GANGFA”電機、東方神按摩器等產品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知名度。泰格、亞南、永隆、東大四家企業列為聯合國采購供應商。世界電機百強企業臺灣東元集團與福安市政府簽訂合作意向,計劃在福安建設電機企業,開展技術、銷售等合作。
六是具有一個技術創新協作網絡,F已和中科院電工所、廣州電器研究所、上海電器研究所、福建省機械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福州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系;成立了福建省電機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寧德福安電機工程研究院以及福安市電機產品研發中心、福建省電機產品檢測中心,為企業提供技術開發、技術攻關、技術培訓服務,6家企業被列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多家企業建立了產品研發中心。
七是技術進步成為產業發展新動力!笆晃濉币詠,福安電機電器企業投入技術改造、技術研發資金50多億元,建立了一批電機自動生產線、自動噴漆烘干生產線、數控模具加工生產線、高速沖壓生產線、精密鑄造生產線等,開發新產品150多項,其中多項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產品產值平均增幅達到30%以上。骨干企業裝備技術水平、產品科技含量逐年提高。2006年以來,技術含量、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發電機組等產品出口歐美高端市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十二五”總產值將達600億元
目前,福安電機電器產業集聚的步伐還在加快。秦溪洋工業園區基本建成投產,甘棠工貿園區2000畝電機電器工業區、鐵湖1660畝電機電器配套小區全面開工建設,畬族經濟開發區1300畝機電配套小區、醫療保健器材工業小區完成詳細規劃,電器工業小區正在規劃中,一批與電機電器產業相配套的硅鋼、漆包線等配套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和進入實施;一批龍頭企業正在著手征土建設企業工業園;一批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技改項目陸續上馬建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十二五”期間,福安電機電器產業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建成投產甘棠工業園區、鐵湖機電配套小區、畬族經濟開發區機電配套及醫療保健器材小區,產業集群總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實現2~5家企業上市;再創中國馳名商標 2個;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10家企業產品通過中國質量論證中心節能產品認證;培育100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