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的大唐國際高井熱電廠3號發電機升級改造項目成功實現并網運行。經實際測試,改造后的機組各項運行參數全面優于改造前水平,設備抗電暈能力、可靠性得到顯著提升。

大唐國際高井熱電廠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區,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系統唯一在京電廠,承擔著508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是北京西部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和熱源點。
該電廠3號發電機為國內早期研發的全空冷320兆瓦汽輪發電機,已投運十余年,存在起暈電壓偏低、電廠檢修困難等問題。哈電電機以用戶關切為焦點,成立專項攻關團隊、開展專項技術攻關,通過設計結構和產品材料創新,實現發電機抗電暈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創新防暈體系 攻克技術瓶頸哈電電機在大容量全空冷同步電機3支路不對稱繞組結構基礎上,創新并聯環結構設計,保證支路不對稱度的同時,將繞組端部最高電場強度降低為常規設計的一半,實現機組運行工況下,易產生電暈的異相間繞組斜邊承受的電壓降低一倍,耐電暈能力大幅提升。

根據機組高電壓空冷等特點,在實驗室搭建真機定子線棒試驗平臺,模擬定子整機繞組,圍繞防暈結構、繞組斜邊間隙、端部固定材料種類、應用工藝等因素,對繞組整機起暈電壓的影響進行反復分析和試驗,確定最佳繞組結構和絕緣工藝,并通過并聯環設計結構、防暈結構、防暈材料和工藝處理等多環節的協同優化,構建起完善的防暈體系。
改造后的發電機通過了全面的試驗考核,抗電暈能力大幅提升,贏得了用戶的充分認可。
精密施工組織 破解現場難題
哈電電機克服生產任務繁重等不利因素,集中整合人力物力,保證人員、工器具、材料及時抵達現場。在現場施工階段,采用3班倒作業模式,并每日在現場公布作業量和次日施工計劃,與用戶形成有效互動。

根據現場施工條件,攻關團隊提前規劃定子線棒擺放布局和試驗順序,解決現場施工面積過小的問題;利用凌晨吊車空閑時間完成材料設備的倒運等工作,提高現場施工效率。此次升級改造,應用了大量新工藝和新技術,例如:首次在空冷320兆瓦發電機實現端部支架環籠整體拆裝方法,將拆解時間縮短了5天;使用金屬修補劑粘接銅屏蔽墊塊,實現了新型消輔材料的成功應用;創新應用主引線出線板整體拆裝技術,為后續同類型發電機檢修積累了寶貴經驗;采用定子端部淋膠和干冰清理玻璃絲束毛刺工藝,顯著提升了抗電暈能力。
指標全面躍升 打造行業范本
經過升級改造,3號發電機定子繞組整機起暈電壓提升到26千伏,憑借創新的繞組端部特殊接線結構,實際起暈電壓超過設計考核要求的2倍以上;鐵心相同部位最大溫差由8.7開爾文降至6.4開爾文,最大溫升僅為9.7開爾文,大幅優于行業標準。在不同負荷下,發電機溫升、振動數據優異,完全滿足并遠超國家標準要求。

這一系列數據充分證明,經過升級改造后的發電機運行性能穩定、損耗大幅降低、各項性能顯著提升。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哈電電機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用戶的電暈檢修難題,使發電機的運行可靠性、經濟性得到大幅提升。該項目的成功實施,為大容量全空冷汽輪發電機的升級改造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參考范本,對推動電力設備技術進步與可靠性提升具有重要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