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記者從吉林油田公司獲悉,今年前10個月,該公司所屬二氧化碳開發公司已完成二氧化碳年注入計劃的91%,超計劃運行。這是該公司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構建多能互補新格局的一個縮影。2008年至今,吉林油田已累計封存二氧化碳350萬噸,占中國石油總埋存量的50%,相當于植樹3500萬棵或近30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駛一年。
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長期以來,吉林油田作為傳統油氣田企業,堅定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方向,在做好油氣業務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大力發展CCUS、風光發電、地熱余熱等新能源業務,全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加快推進CCUS,打造發展新優勢。吉林油田經過30余年探索攻關,形成了陸相油藏CCUS-EOR全產業鏈配套技術系列,建成了國內首個全產業鏈、全流程CCUS-EOR示范項目,在CCUS產業鏈中站穩C位。持續推進以吉林石化—吉林油田400公里二氧化碳長輸管道為標志的千萬噸注碳、千公里碳網、億噸級碳庫CCUS工業化應用工程,加快建設百萬噸產能級負碳油田開發和百萬噸二氧化碳埋存級“CCUS+綠色低碳轉型”“雙百”示范區。一體化集成中國石油駐吉企業碳產業鏈,融合新能源自消納、集約化和智能化建設等模式,著力開展老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工作,探索用更加綠色低碳的開發方式,不斷打造CCUS與傳統能源業務協同發展新優勢。
提升清潔替代,構建效益開發新模式。吉林油田利用松遼盆地豐富的風光資源,根據資源稟賦特點和技術優勢,搶前抓早推進風光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化石燃料消耗逐漸清零,積極開發效益新增長點。今年7月,吉林油田利用自有土地和網架結構建設的中國石油首個新能源國際碳資產項目——15萬千瓦自消納風光發電項目,歷經2年多的努力,已完成全部6期碳減排量核查,累計實現碳收益超1億元,所發綠電全部用于替代油氣生產所用的部分網電。同時,吉林油田又將新木聯合站、扶余中心處理站等8個余熱利用項目成功開發成國際碳資產項目,打開了碳資產開發新思路,提升了吉林油田清潔替代項目收益水平,成為把清潔替代項目打包開發碳資產的成功案例。今年9月,作為中國石油單體規模最大集中風電項目、吉林油田第一批新能源規模外送工程——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成功投產,可實現年發綠電量16.3億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30萬噸。
優化能源結構,增強內生新動力。吉林油田在努力穩定原油產量的同時,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天然氣在油氣總產量中的比重。整體把握新能源發展趨勢,加速布局風能、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現從傳統能源向清潔綜合能源的融合發展。把節能減排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大力實施生產全過程清潔低碳行動,升級改造傳統產業,推廣使用節能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推進清潔綠色生產,提高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建設能源節約型企業。加快建設吉林綠色協同發展示范基地,努力建成綠色零碳開采示范區、多能高效互補示范區、能源清潔供應示范區、多元合作共贏示范區、CCUS示范區,實現企業與地方之間協同發展,共建綠色生態環境,力爭“十五五”末實現油、氣、新能源年產總量達到1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