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在聽到“緊固件”這個專業名詞時,一下就懵了,什么是緊固件呀,直白地講,螺絲,螺母,這些都是緊固件,可以將兩個零件連接在一起的零部件,我們都可以統稱為緊固件。

緊固件,普遍用于我們的工業生產和生活中,大到飛機、航母,小到手表、手機,都可以見到緊固件的身影,可以說,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素有“工業之米”之稱。不僅僅是機械零部件,環顧我們的周圍,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緊固件的身影,細數一下,你所待的辦公室或者家里的衛生間,幾平米大的空間中,應該可以找到不下幾十個緊固件。
浙江的緊固件產業主要集中在寧波、海鹽、溫州三地,可以說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4月9日,繼2011年和2016年后,寧波再次被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復評獲得“中國緊固件之都”稱號。
為什么寧波被稱為“中國緊固件之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寧波緊固件發展的前世今生。寧波是我國主要緊固件出口基地,目前,寧波現有緊固件制造企業25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60家,從業人員約1.5萬余人,2020年全市生產規模在230億左右,約占全國緊固件生產總量的20%。
寧波的緊固件企業主要分布在鎮海區、北侖區、鄞州區、余姚市等地,尤以鎮海區九龍湖鎮更為密集,是個典型的塊狀經濟,緊固件產業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寧波鎮海區緊固件產業最初的發展普遍處于家庭式的小作坊,只有一間房、一臺舊機床、一個車工的“三個一”時代,他們主要是替一些稍大點的國有企業加工一些普通標準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些企業主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積累,他們不再滿足于為別的企業加工普通標準件,也想有自己的品牌,于是他們開始擴大企業的規模,建廠房,買設備,招工人。
而那個時候,一般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學畢業生都不愿意到民營企業工作,為了解決企業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私營企業主紛紛向一些國有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招手,聘請了一些“星期天工程師”到自家的企業當技術顧問,提供技術上的幫助。這些“星期天工程師”便將自己腦子里的技術“吐”出來一點給應聘的民營企業,從中收取一點額外的報酬。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寧波緊固件工業開始形成批量生產,在發展過程中,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一路坦途的。發展之初,由于高耗能及其帶來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緊固件產業曾一度叫停,后來經過多方努力,整個產業被下了限期整改令。在強制環保整改措施下,企業主撤巨資引進國外高端設備,向自動化發展,減少環境污染,堅持科技引領產業升級,清潔生產環境和諧。
在加強硬件改造的同時,寧波緊固件行業同樣注重“軟實力”的提升,通過與國內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致力于大跨度鋼結構廠房、高層建筑、橋梁、地鐵、高速列車和磁懸浮列車等緊固件高端產品的研發,提升行業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在天時、人和的前提下,寧波緊固件的發展,離不開其自身的區位發展優勢,寧波地處長三角經濟發展區,是該經濟區一個重要城市,城市經濟活動較強,配套設施齊全,政府辦事效率較高,寧波地處東海之濱,擁有自己的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司。
如今,寧波的緊固件產業發展已攀至相當高度,緊固件產品質量優、品種全、檔次高。并且不斷在從塊狀經濟向產業集群轉變;從手工操作向自動化操作轉變;從貼牌生產向自主創牌轉變;企業注重節能減排,生產更趨低碳環保。
近日,董明珠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我們不能忘掉了制造,不要說現在有互聯網就覺得它好像比制造強。特別是來自于制造業的一定要記住,制造是根本!本o固件作為我們的傳統制造業,隨著我國工業不斷發展,對高端緊固件的需求愈加旺盛,未來緊固件發展一定是朝著高精尖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