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給泵閥行業帶來消極影響,核電重啟卻會擴大泵閥市場的需求。在這兩個的正反作用下,泵閥企業將會如何選擇今后的發展之路呢?
近年來,我國泵閥行業發展迅速,不僅泵閥生產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其產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比較尷尬的是,中小型及民營泵閥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增速比較多,所占比重比較大。而大型泵閥企業較少,國內泵閥行業品牌性不強,市場競爭力較差。
金融危機阻礙泵閥行業的發展
我國泵閥產品技術含量低,競爭利差,品牌性不高、依賴進口等問題,在金融危機下暴露無遺!
我國泵閥行業內銷市場十分廣闊,很多企業依賴進口,而出口市場卻略顯"單薄"。據了解,目前在不銹鋼沖壓離心泵的國內市場上,外資企業占有50%左右的份額,而南方泵業的市場占有率為12%左右,居于內資企業的首位。我國部分企業生產的不銹鋼沖壓離心泵,性能已接近國外同類產品,但售價只有國外產品的40%左右。由進口替代所帶來的市場空間,使公司獲得了逆勢增長。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鋼鐵、建筑及其上下游產業市場急劇萎縮。尤其是鋼鐵作為泵閥產業的原材料,在環境壓力逐漸加大的今天會面臨減產的危險。這使得短期內鋼價上調,泵閥行業的成本提高。這對依賴這些產業發展的泵閥行業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核電重啟使泵閥行業需求擴大
2015年是十二五計劃的最后一年,國家十二五規劃中許多沒有落實或者至今未完成的項目在今年都會收宮。一大批的工業發展項目將會被制定,進而和泵閥產品相關聯的工程都會在側面推動整個泵閥行業的發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核電項目。
在政府近期的經濟發展報告中,核能重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工業詞匯,政府在今年實施新政,開始鼓勵核電類的高新技術發展,促進了核能電力項目的進一步科學技術投入。這一鼓勵政策對于泵閥行業也極為有利,蝶閥、球閥、安全閥等泵閥產品的在核電項目中應用更為廣泛。
今年的核電重啟無疑是為整個泵閥行業帶來了一陣春風,諸多的生產環節對于泵閥產品的進一步需求極大的促進了整個泵閥行業的不斷發展,緩解了很大一部分市場壓力。并且擁有國家扶持鼓勵政策的核電建設,在跟國內的泵閥產業進行合作時也為其帶來很大的產品提升空間。據統計,從早期單調的泵閥安全控制元件,逐漸發展到最新的多功能泵閥類型,核電和泵閥這個行業的關系很是密切,國家鼓勵核電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泵閥行業的整體需求,從而也帶動了國內整個泵閥產業的發展。除了石化、電力產業,在最近比較熱門的能源行業中,泵閥產品也將得到縱深擴展。
泵閥企業研發中高端產品增強競爭力
在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核電重啟的利好消息的正反作用下,國內泵閥企業如何克服自身問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寬闊大道呢?泵閥企業只有有效清晰地認識行業現狀,不斷加強優化自身產品;加強憂患意識,強化企業文化及市場服務理念。只有做到穩中求快、快中求精、精中求穩,才能讓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泵閥行業大潮中求生存、謀發展。
近年來,我國通用機械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泵閥等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并能為市場提供一些中高端產品。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水泵、閥門制造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4359億元,同比增長28.41%;實現利潤總額達490.86億元,同比增長28.71%.
但總體而言,我國泵閥市場產業集中度較低,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在擁有核心技術方面,國內企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據統計,2010年我國閥門表觀消費約為120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約為23億美元。由此可見進口替代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間。
競爭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發展機遇,面對如此巨大的發展市場,國內泵閥企業要抓住這個發展機會,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品質量、緊抓網絡銷售等來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生產出可以媲美國際市場的泵閥設備。
專家指出,我國泵閥行業要想有長遠的發展,必須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既要繼續充分發揮傳統泵閥產業的優勢,又要大力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和新興產業,以推動閥門產業的升級。只有這樣,才能盡快縮短中國閥門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結語:雖然,在金融危機下,我國泵閥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但是,國內核電重啟、電力產業、可再生能源以及環保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會快速發展,并將給泵閥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在這個利弊相見的大環境下,我國泵閥企業,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選擇了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產品技術含量,向著中高端泵閥市場進發。